旺中集團媒體併購案報導專區
民國101年 5月7日,通訊傳播委員會針對旺中併購案,舉辦第二次公聽會。在公聽會上,反對的學者認為,旺中併購案一旦通過,將造成言論集中化的媒體巨獸,本專題將針對此一併購案做深入的分析報導
2011.10 教育部預定出版《二五必讀》手冊
2011.10 教育部預定出版《二五必讀》手冊
教導二十五歲青年如何談戀愛~
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峯:二十五歲正逢適合談戀愛的年紀,不過多數年輕人不懂談戀愛,教育部出版的《二五必讀》將從食衣住行育樂層面,教導年輕人如何談戀愛。
教育部神秘政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
馬語錄 (上)
馬語錄 (下)
延伸閱讀:
教部想當全民情聖 編25歲戀愛秘笈-蘋果日報
教部編寫戀愛祕笈 傳授25歲的你談情-自由時報
管太多 教部擬編戀愛祕笈-蘋果日報
立委籲 「分手秘笈」取代二五必讀-聯合報
教正確分手二五必讀擬增內容- Yahoo!奇摩新聞
微博網路社區公約,違規記滿5點禁言48小時
【Lighten/整理報導】
(一)大陸微博網站 實行網路言論違規記點制度
大陸最大的新浪微博,自5月28日起實施新的網路社區公約和管理制度。根據微博網站公約,規定只要累積發表5條以上的敏感資訊,使用者將被禁言球社會所面臨的困境。但是為了擔心侵害言論自由,各國政府,很少就網路言論進行管制,都是交給各個平台自己管理。其實大陸這次的作法,也是透過網站平台進行自治,但由於大陸對於言論自由的侵害,已經是惡名昭彰,才會被特別放大檢視。
如果仔細思考,針對網路言論的管制方式,可以區分為在發言前,針對言論進行事前管制,以及事後將言論移除兩種方法。大陸即曾有所謂的「金盾工程」,以「關鍵字」的方式,攔截網路上可能出現的資訊。這次的微博的網站自治公約,是以記點的方式,拘束使用者,可以說是一種事後管制的方式。
其實台灣的許多網路平台,早就已經有這種針對網路言論管制的自知公約。例如,奇摩拍賣,若有拍賣的產品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或是商標權,都可以檢舉要求撤架。在Youtube傷的影片,要是有侵害到他們的權利,平台業者也會依照檢舉的情況,將影片移除。在社群平台上,如Facebook,也可以檢舉不當的留言,甚至可以自己封鎖特定的留言。因此,網路言論的管制,並非只是大陸的「專利」。
<Youtube 可以讓網友檢舉垃圾留言>
就一般使用者而言,看不到自己不想看的言論,或是讓不理性的言論消失,應該是符合大眾的心理狀態。因此,Facebook上,允許使用者,可以隱藏不想看的言論,可以說是配合大眾的心理。問題是,「只要不喜歡,就讓他消失」,並不是一個成熟的社會所應該具備的解決問題模式。社會上,人與人間的互動,還是需要的彼此的容忍。所以,問題應該是,如何建立起「尊重」?
針對這個問題,用網路自治來解決,該是一個可行的方式,而且已經是普遍在使用。但是,審查的標準必須「明確」,例如三字經,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標準。而且不能讓審查單位,有太大的裁量權,像是「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這種理由就不該被用來作為刪除言論或刪除使用者帳號的標準。並且,應該有快速的申訴管道,以防止管理委員會過於濫權,若刪除錯誤,並應該給予補償。如果有爭議,應該要認為該言論不該刪,而不是認為「有爭議,所以刪」。
<中國網路封鎖的工具簡介>
若大陸可以放棄「防火長城」或是「金盾工程」,等政府事前針對言論的管制模式,而採取「網路自治」的方式發展,會是一個好的方向。目前的規則,關於垃圾廣告資訊以及色情資訊,應該可以建立起明確的標準,但是危害「國家及社會安全的資訊」,還是過於抽象,而且給予網站經營者,太多裁量權限,在此分類下所細分的,危害國家統一、洩露國家祕密、危害國家安全、煽動民族仇恨、宣傳邪教迷信、散布謠言、煽動非法集會及示威等9個類別,多半也都沒有正當性,為民主社會所不能容許。由此也可見,在沒有民主薰陶之下的管制,多半會「太超過了」,這是台灣未來在管制之餘,所要注意的。
遺憾青春-學生自殺防治
近來學生自殺事件頻傳,很多人可能認為,在台灣,每天發生的自殺事件數量甚多,只是被大眾媒體大肆渲染的那些,總是學生,尤其是名校生、資優生。新黨台北市議員陳彥伯更在近期表示,光是台北市從民國97年以來(截至民國102年4月),國高中職學生自殺數字已達181人,平均每兩週就有一名學生走上絕路。(資料來源:2012.04.14NOWnews-台北市平均每兩週一名學生自殺 中山、泰北、南華前三多)去年(民國101年)15-24歲青年死因,自殺高居第二,僅次於事故傷害。(資料來源:2012.05.26蘋果日報-青年死因 自殺居第二)
學生自殺的嚴重程度自然不需多說,然而探究其自殺原因,以及自殺防治,卻是無比困難。
作為教育前線第一人者的師長們,除了事後表示,死者身前的表現優異,並且深感遺憾之外,能做的似乎有限,又或許師長們輔導的案例之多,但打消輕生念頭的人數比起自殺人數較難以量化。
說真的,更多師長們的心聲可能是,「怎麼可能知道孩子要在甚麼時候,甚麼地點,選擇甚麼方式自殺?」
而探究每一個孩子的輕生原因又有甚麼意義?除了留下的遺書之外,無憑無據的臆測,家庭失和?感情受挫?遭到霸凌?等等,這些因素既可能都不存在,也可能並非單獨存在,最可怕的是,難道社會大眾試圖將學生自殺頻繁的事實,一個個寫上家庭因素、感情因素等簡單的評語,就擅自認為每一回都是必然發生的悲劇,任其煙消雲散嗎?
同樣是家庭因素,有能走過家庭難關的人,有能在家庭壓力下活出自我的人;
同樣是感情因素,有能放下走出悲傷的人,有能在失戀後期待下段戀情的人:
同樣是人際因素,有能找到在乎自己的人,有能重新適應社會走出陰霾的人:
是我們這個社會給的包容不夠多,還是我們每一個個人都忽略了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
人人都會有低潮,要這些身處低潮的孩子主動走進教師辦公室、輔導室,學校對於自殺防治的作為是有些簡陋而過於理想,因此大家都該了解,自殺防治不能全盤塞給教育。導師、心輔老師、每個老師要注意的學生有幾千幾萬人,最後也只能在遺憾發生時,開個檢討會,結案。
根據統計,當學生有煩惱時,調適方法前三名分別是:找朋友、聽音樂和睡覺不想,只有8%會選擇尋求父母及師長的協助。(參考資料:2012.05.31中國時報-忍讓台灣的青春悲歌唱不停?) 面對壓力該如何調適,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可說是有其框架,而沒有其內涵。此時家庭教育又沒有適時發揮作用時,遺憾發生的可能性將會激增。
相關閱讀:
教育部神秘政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
馬語錄 (上)
馬語錄 (下)
延伸閱讀:
台北市平均每兩週一名學生自殺 中山、泰北、南華前三多-NOWnews
青年死因 自殺居第二-蘋果日報
忍讓台灣的青春悲歌唱不停?-中國時報
小心自殺新聞「維特效應」-UDN
學生自殺的嚴重程度自然不需多說,然而探究其自殺原因,以及自殺防治,卻是無比困難。
作為教育前線第一人者的師長們,除了事後表示,死者身前的表現優異,並且深感遺憾之外,能做的似乎有限,又或許師長們輔導的案例之多,但打消輕生念頭的人數比起自殺人數較難以量化。
說真的,更多師長們的心聲可能是,「怎麼可能知道孩子要在甚麼時候,甚麼地點,選擇甚麼方式自殺?」
而探究每一個孩子的輕生原因又有甚麼意義?除了留下的遺書之外,無憑無據的臆測,家庭失和?感情受挫?遭到霸凌?等等,這些因素既可能都不存在,也可能並非單獨存在,最可怕的是,難道社會大眾試圖將學生自殺頻繁的事實,一個個寫上家庭因素、感情因素等簡單的評語,就擅自認為每一回都是必然發生的悲劇,任其煙消雲散嗎?
同樣是家庭因素,有能走過家庭難關的人,有能在家庭壓力下活出自我的人;
同樣是感情因素,有能放下走出悲傷的人,有能在失戀後期待下段戀情的人:
同樣是人際因素,有能找到在乎自己的人,有能重新適應社會走出陰霾的人:
是我們這個社會給的包容不夠多,還是我們每一個個人都忽略了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
人人都會有低潮,要這些身處低潮的孩子主動走進教師辦公室、輔導室,學校對於自殺防治的作為是有些簡陋而過於理想,因此大家都該了解,自殺防治不能全盤塞給教育。導師、心輔老師、每個老師要注意的學生有幾千幾萬人,最後也只能在遺憾發生時,開個檢討會,結案。
根據統計,當學生有煩惱時,調適方法前三名分別是:找朋友、聽音樂和睡覺不想,只有8%會選擇尋求父母及師長的協助。(參考資料:2012.05.31中國時報-忍讓台灣的青春悲歌唱不停?) 面對壓力該如何調適,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可說是有其框架,而沒有其內涵。此時家庭教育又沒有適時發揮作用時,遺憾發生的可能性將會激增。
相關閱讀:
教育部神秘政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
馬語錄 (上)
馬語錄 (下)
延伸閱讀:
台北市平均每兩週一名學生自殺 中山、泰北、南華前三多-NOWnews
青年死因 自殺居第二-蘋果日報
忍讓台灣的青春悲歌唱不停?-中國時報
小心自殺新聞「維特效應」-UDN
2007.12 溪州部落就地保留爭議期間 馬總統:「我把你當人看」
中正國宅居民提到原民老人家沒工作,小孩在教育環境中感到自卑的問題
馬總統:「你既然來到我們的城市,就是我們的人,你來到台北就是台北人,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的把你教育,好好的提供機會給你。」
相關閱讀:
你可能會有興趣:
延伸閱讀:
「我把你當人看」 馬英九發言生波-TVBS
溪洲部落陳情 馬英九:依法辦理-台灣立報
2009.09 馬總統阿里山視察 馬總統:「等我講完再救」
2011.03 物價上漲 馬總統:「鼓勵大家吃米食!」
海大學生問:「請問總統泡麵價格上漲,該如何控制物價?」
馬語錄 (下)
2009.08 八八風災
災民下跪,說「為什麼我要見你這麼難?」
馬總統:「你不是見到了嗎?」
女童遭掩埋,馬總統讚:「你可以憋氣兩分鐘,真是不簡單!」
2009.07 參訪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
馬總統:「庇護工場看到蘭智的用心,經營成長茁壯,智障孩子家長把家庭小愛化作大愛」
2007.12 溪州部落就地保留爭議期間
中正國宅居民提到原民老人家沒工作,小孩在教育環境中感到自卑的問題
馬總統:「你既然來到我們的城市,就是我們的人,你來到台北就是台北人,我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市民看,要好好的把你教育,好好的提供機會給你。」
都更條例爭議 立委態度大蒐奇(下)
【Lighten/整理報導】
而尤美女立委,則是新任立委,在文林苑事件爆發前,即開始關心都更違憲之爭議。並在強拆王家當天,抵達現場關心。因此,並沒有不反對都更條例之記錄。
至於國民黨籍立委,在文林苑事件爆發後,並沒有跳出來嚴厲指責都更條例,但也因應輿論,而提出修法方案。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蔡正元、賴士葆、蔣乃辛、羅淑蕾、費鴻泰、林郁方等7名立委聯合提出台北市都更案修法草案。丁守中認為,台北市有許多屋齡超過30年,若發生火災、地震等,公共安全堪慮,「都市更新勢在必行」。立委蔡正元也指出,全台灣最需要都更的就是台北市。日前台北市後火車站發生火災,就是代表老房子都需要消防設備,未來都更修法將提高門檻,排除不良建商、惡質釘子戶,由法院來執行拆除。站在都更具有必要性的角度,去檢討都更法制的修正。
都更條例爭議 立委態度大蒐奇 (上)
【Lighten/整理報導】
立法院第6屆第6會期內政及民族委員會,在民國96年11月12日(星期一),上午10時35分,舉行第5次全體委員會,審查由第六屆立委黃誠等36人所提出的「都市更新條例地二十五條之一及第三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其中,第三十六條,即是現在備受爭議的「強拆條款」。在委員會中,民進黨籍立委黃誠和薛凌,對於都更的程序太冗長,「釘子戶」等問題無法解決,造成都更推行困難,都提出批判,要求行政機關徹底檢討。在經過黨團協商討論後,強拆條款就在委員會中,無異議通過。當時的內政即民族委員會的委員,分別為孔文吉、薛凌、林春德、吳志揚、吳清池、吳育昇、張慶忠、張慶惠、曾華德、朱鳳芝、林正峰、林為洲、蔡家福、蔡豪、趙永清、陳啟昱、陳金德、高建智、黃誠、黃適卓,等20名委員。在民國96年12月21日(星期五),都市更新條例的二讀會中,「強拆條款」「無異議」的依照審查會的意見通過。
民國99年開始,民進黨籍立委林淑芬、田秋堇連任第七屆立法委員,即開始反對都更條例,要求進行修法,但立法院都沒有積極的回應。文林苑事件爆發後,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亦開始反對都更條例。國民黨立委,亦紛紛提出修法的建議。立法和行政部門,才開始仔細思考都更條例的優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文林苑事件發生後,極力抨擊的立委,有許多都是都出不反對都更條例的立委。本報導,將就立委對於都更條例修正的態度,做出簡單的整理,供讀者參考。
首先,立委林淑芬和田秋堇,皆是在民進黨籍立委黃誠和薛凌,提出都更條例審查案後,無異議通過的立委。但是在文林苑爆發之前,即開始重視都更條例有違憲疑義之立委。
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亦是當初無異議通過都更條例的立委之一,並在文林苑事件發生後,強力反對,現行的都更條例。
立法院第6屆第6會期內政及民族委員會,在民國96年11月12日(星期一),上午10時35分,舉行第5次全體委員會,審查由第六屆立委黃誠等36人所提出的「都市更新條例地二十五條之一及第三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其中,第三十六條,即是現在備受爭議的「強拆條款」。在委員會中,民進黨籍立委黃誠和薛凌,對於都更的程序太冗長,「釘子戶」等問題無法解決,造成都更推行困難,都提出批判,要求行政機關徹底檢討。在經過黨團協商討論後,強拆條款就在委員會中,無異議通過。當時的內政即民族委員會的委員,分別為孔文吉、薛凌、林春德、吳志揚、吳清池、吳育昇、張慶忠、張慶惠、曾華德、朱鳳芝、林正峰、林為洲、蔡家福、蔡豪、趙永清、陳啟昱、陳金德、高建智、黃誠、黃適卓,等20名委員。在民國96年12月21日(星期五),都市更新條例的二讀會中,「強拆條款」「無異議」的依照審查會的意見通過。
民國99年開始,民進黨籍立委林淑芬、田秋堇連任第七屆立法委員,即開始反對都更條例,要求進行修法,但立法院都沒有積極的回應。文林苑事件爆發後,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亦開始反對都更條例。國民黨立委,亦紛紛提出修法的建議。立法和行政部門,才開始仔細思考都更條例的優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文林苑事件發生後,極力抨擊的立委,有許多都是都出不反對都更條例的立委。本報導,將就立委對於都更條例修正的態度,做出簡單的整理,供讀者參考。
首先,立委林淑芬和田秋堇,皆是在民進黨籍立委黃誠和薛凌,提出都更條例審查案後,無異議通過的立委。但是在文林苑爆發之前,即開始重視都更條例有違憲疑義之立委。
2012 馬祖「設」賭公投
最近跟在馬祖當兵放假的朋友聊到當地的現況,馬祖有漂亮的島嶼和美麗的海灘,生活簡單愜意,甚至有歐洲人直接在那裡定居,在2009年澎湖的博弈公投被否決之後,現在政府積極催生馬祖當地博弈產業的建設,並積極推動在地公投的計畫,最新的發展是公投將訂於今年七月七日。
以亞洲的澳門和新加坡的經驗,建設大型整合式度假廣場 (Integrated Resort) 的確可以帶來龐大的觀光收益、就業機會、政府稅收等等好處,而新加坡對整體計畫詳盡的配套措施也讓賭場帶來的負面效益降到最低,單單以數字來看,若能妥善規劃這類整合博弈、高級旅館飯店、精品店、劇場表演的大型娛樂設施,對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前提是建設的人要以促進社會福祉作為出發點,以目前台灣當權者推動計畫的用心程度來看,幾乎提不出讓人信服的解決方案與願景,而這才是阻礙台灣觀光發展最大的阻力。
雖然我們看到澳門和新加坡的成功,但並不代表這種模式適合台灣,或者台灣非得跟著這股潮流不可,台灣現下已經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有多樣的美食、豐富的自然景觀、熱情的民眾,大家一味追求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似乎忘卻了台灣是個寶島。
最近有台灣女作家在新加坡賭場贏到被視為拒絕往來戶的新聞,身為一個撲克玩家私心覺得台灣如果也有屬於自己的大型豪華賭場那大家的生活會更有樂趣。
相關閱讀:
美麗的馬祖海灣 (圖片翻攝於「馬祖民俗文物館 」) |
相關閱讀:
文林苑都更爭議面面觀 (上)
【Lighten/整理報導】
都更議題面面觀
| |
事實層面
| |
一、 王家不要錢
(1) 王家自始不想參與都更。
(2) 2006年,樂揚董事長,和王家提議,換兩間透天厝給王家。王家拒絕。
(3) 王家人駁斥,只是因為根本不想參加都更,才會開五億天價要建商知難而退。
二、 王家沒有收到通知
(1) 2007年5月1日都市更新事業概要核准,2009年6月16日事業計畫核定。這兩年間,王家完全沒有參加公聽會。在毫不知情也從未同意的狀況下,王家合法土地已經被建設公司售出。
|
一、 王家認為錢太少
(1) 王家只是想要藉由反對,以拉抬身價。
(2) 根據王家女兒Call in到TVBS節目的發言,她認為以1坪(土地)換3坪建築物太少了,也就是說5間房子(合計147坪)、5個車位、加外600萬現金,折算現金共值9千多萬還太少了。其換算後的金額,恰好接近「兩億」。
(3) 王家的兒子也曾在網路上發言,大意是說,建商有了我們的土地,可以蓋出300多坪的建築物,你們都不知道建商有多大的好處。
(4) 因此,認為王家一定是認為錢太少。
二、 王家不可能不知情
(1) 文林苑都更單元裡,王家是最大地主,其餘36戶的平均面積只有15坪不到,王家是最大厲害關係人。
(2) 王家又說是六代世居,鄰里之間發生什麼重大的事情,王家都不知情?
(3) 王家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提到了,2007年12月王家中的一戶曾收到通知書。
(4) 事實上王家還有讀建築的兒子,而且建商為了要拉王家進入也極可能告知王家都更採多數決原則。王家不可能不知情。
|
相關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